近年来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,许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。各龄猪均可发生附红细胞体病,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,且母猪感染较为严重!

1、全身特别是耳根后出现大量针状出血点。出血点较小,呈弥漫性,从毛孔渗出,从远处看,全身发红,猪的腹部,可以看到铁锈般的出血点。

2、发病过程长,粪便干燥,小便黄,眼睛有红色泪液状分泌物,体温忽高忽低,逐渐消瘦。皮肤先红后白(由贫血引起),开始出现黄疸;猪体重骤减,生长缓慢。 .

3.解剖过程中,血液稀薄,伤口止血缓慢;肾、脾肿大,脾表面有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;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并出血。

4、全身性黄疸,慢性病猪皮下有黄疸,内脏解剖也有黄疸。

蚊虫的叮咬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,为减少应激,可以猪舍内使用灭蚊灯和纱窗来改善环境条件,隔绝蚊子和苍蝇这类的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媒介。夏天做好灭蚊、灭蝇工作至关重要。

在夏季可定期添加 VC和电解质,以建立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。

注射疫苗、打针时,应严格进行更换针头,被污染的针头是主要传播途径。去势、断尾时要注意兽医用具消毒,夏季要定期消毒猪舍。

4、猪群发病后,可用长效土霉素、血虫净、磺胺间甲氧进行猪体注射。

5、疾病重在预防,因定期保健,在发病季节,每月在饲料中加入多西环素青蒿素等,连续加药5天,可有效预防猪场附红细胞体病。